
介紹
無論採取海運還是空運,了解各種貿易術語是至關重要的。其中,FOB(Free On Board)作為一種常用的貿易條款,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將詳細介紹FOB的定義、運作方式、應用場景以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與挑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個術語。
何謂 FOB ?
FOB,中文譯為“船上交貨條件”,是貿易條件(Incoterms)11種條件的其中之一。在海運中,FOB是最為普遍的貿易條件,還可細分為FOB Shipping Point和FOB Destination兩大類。與其相關的其他貿易術語包括CIF(成本、保險加運費)和EXW(工廠交貨),它們各自有不同的責任劃分。
FOB Shipping Point VS FOB Destination
在FOB Shipping Point的規範之下,賣方須負責將產品裝載至船上,即其責任和風險即告結束。需注意的是,賣方得在責任與風險交接前落實監督貨品是否有底達到貨船上;買方則是負責裝載後的所有活動。
FOB Destination則有所不同。責任與風險唯有在貨物抵達買方港口才進行交接(買方負責進口關稅等其他費用)
FOB – 責任歸屬懶人包
步驟 | FOB Shipping Point | FOB Destination |
臺灣賣家將貨物從工廠運送到臺灣港口 | 臺灣賣家承擔成本和責任 | |
貨物在臺灣港口處理 | 臺灣賣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
貨物通過臺灣海關 | 臺灣賣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
貨物被裝載到船舶/貨運集裝箱上 | 臺灣賣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
海運 | 新加坡買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臺灣賣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貨物抵達新加坡並在新加坡港口處理 | 新加坡買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
貨物通過新加坡海關 | 新加坡買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
貨物運至新加坡買家倉庫 | 新加坡買家承擔費用和責任 |
FOB優缺點
註:以下段落主要採取的是FOB Shipping Point視角。
優點
FOB條款清楚地界定了賣方和買方在交易過程中的責任和風險,從裝船港起,賣方負責費用和風險,買方在貨物裝船後承擔這些責任。這種明確性有助於減少潛在的爭議。
賣方
賣方在貨物裝船後即解除責任,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的任何損失或延誤均由買方承擔。這使得賣方可以更專注於生產和銷售,而不必擔心後續的物流問題。此外,由於賣方僅需承擔到裝船港的費用,這有助於其簡化成本預算及更好地進行財務規劃。賣方可以將這些成本精確計算並納入報價中,提高報價的透明度。
買方
FOB使買方在物流過程中對貨物有更多的決策權,例如與專業的貨運承攬公司合作來擬定最符合其要求和條件的運輸方式和承運人。買方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只需要依賴一家公司,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多方承運人協調接洽可能產生的矛盾,從而優化運輸成本和時間。此外,這也適用於貨物的進口報關流程。買方不需處理賣方國家的物流、文件、以及相關業務。
我們建議新興進口商與可靠的貨物承攬公司合作,以協助他們完成簡化並完成複雜的物流程序。貨物承攬業除能有效地因應世界貿易格局變化,也可正確引導客戶完成整個物流流程,指點迷津。
缺點
對買方而言,FOB最主要的弊端在於其需要在貨物裝載上承運船舶後即刻承接後續的所有責任及費用(FOB Shipping Point),這通常包含了貨物保險等其他開銷。
FOB Destination除了不需要買方對海運過程負責之外,也允許買方在實際接收貨物之前進行初步檢查,以注意到任何損壞或問題,故對買方來說更有利。但,這同時也代表買方失去了對物流過程的決策權。
結論
綜上所述,FOB(船上交貨條件)作為國際貿易中的重要術語,為賣方和買方在交易過程中提供了清晰的責任和風險劃分。無論是選擇FOB Shipping Point或FOB Destination,各自都有其優勢與挑戰。對於賣方而言,FOB條款簡化了物流責任,讓他們可以專注於生產與銷售;而買方則獲得了更大的決策權和彈性。然而,買方在FOB Shipping Point下需承擔所有後續責任,包括保險等費用,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透過合理的選擇和與可靠的貨物承攬公司合作,企業能夠在全球貿易環境中更有效地管理物流,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對M & P International Freights而言,國際物流不僅僅是一項服務,而是一項幫助企業對接世界的合作方案。 身為貨運承攬專家,我們深耕於東南亞多年,是臺灣對接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及越南市場的不二法門。我們的服務宗旨是提供令客戶滿意的一站式門到門服務。 在複雜繁瑣的貨運承攬商領域裡,M & P是您值得信賴的引路明燈,替您負重前進。 歡迎跟著我們一起探索國際物流的精簡方案!
Pingback: 什麼是DAP? | M & P International Freights